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15:49:4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8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的通知

(2006年8月11日)

深府办〔2006〕125号

《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口统计工作,确保我市人口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统计调查规范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据本办法进行统计监测的对象,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管理服务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拥有深圳市红印户口的人。

常住人口是指公民在所居住的街道按常住地原则进行登记的人,包括:

1.居住在本街道,并已在本街道办理户口登记的人;

2.已在本街道居住半年以上,户口在本街道以外的人;

3.在本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

4.调查时居住在本街道,户口待定的人;

5.原住本街道,调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户口的人。

户口在本街道,但已离开本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户口所在地只登记人数,不计入户口所在地的常住人口数内。

深圳市常住人口的计算遵照国家下算一级制度执行。即深圳市统计局按照国家、广东省统计局制定的制度方法,开展人口调查并将调查原始数据资料上报广东省统计局,由广东省统计局计算核定深圳市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

流动人口是指在本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的人。

管理服务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和。

第三条 开展人口统计调查遵照时点统计、常住人口统计、在地登记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在国家普查年份(逢尾数0和5的年份),人口统计数据以人口普查(含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准;在非普查年份,建立深圳市常住人口抽样调查和职能统计相结合的统计调查制度,以确定当年人口统计数据。

第五条 深圳市常住人口抽样调查在非普查年份内每年开展一次。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以人口普查或1%人口抽样调查的样本框为基础进行,通过调查数据测算我市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

第六条 深圳市常住人口统计抽样调查由市统计局统一组织,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区、街道及社区基层人口统计和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在调查时段内,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公安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派员参与调查工作。

第七条 建立深圳市人口统计信息系统,构建全市统一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全市人口信息的规范管理与互通共享。以市统计局为主并依托人口统计信息系统,按照国家人口统计标准和制度,从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教育、出租办等部门和单位的人口管理信息中,定期抽取信息进行清理和集成,形成动态的人口统计信息。

第八条 市统计局负责制定统一的人口统计制度方法,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人口统计数据报送制度,为人口统计监测和人口目标考核提供依据。

第九条 将深圳市常住人口统计数据与国家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相衔接,为我市人口调控目标提供宏观监测服务。

第十条 市统计局负责完成国家和广东省组织开展的人口统计调查任务;负责制定全市人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方法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全市人口统计数据评估和统计分析;负责核准各区常住人口数据,提供全市人口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第十一条 市公安局负责全市人口户政管理统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负责全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对象统计,参与人口统计分析;市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出租屋人口登记。上述部门定期向市统计局提供本部门管理服务人口统计资料,负责完成国家和地方人口统计调查所指定的任务。

第十二条 区、街道统计机构负责人口统计调查的具体实施,负责对辖区内人口登记工作进行统计业务指导、监测和培训。

第十三条 人口统计调查经费由市、区财政分别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第十四条 对非普查年份全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专家评估。专家评估组由市统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公安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联合组成,提出评估意见。

第十五条 全市人口统计数据由市统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的有关规定,归口管理,经市政府批准后每年公布一次。

第十六条 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人口统计数据之前,须与市统计局协商。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撤销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撤销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通知

教高厅[200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

为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师队伍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针对目前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经研究,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撤销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09年起撤销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自2009年起撤销经教育部、卫生部批准试办的初中起点5年制专科层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举办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要按照专业培养要求继续做好在校学生的培养工作,确保毕业生培养质量。

二、2009年前入学的专科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和2009年前入学的初中起点5年制专科层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按有关规定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

二○○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整顿和规范对新加坡劳务合作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整顿和规范对新加坡劳务合作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外经贸合发(2001)2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我对新加坡劳务合作业务近10年来发展迅速,新已成为我外派劳务的最大市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业劳务市场倒卖进入指标的情况也愈演愈烈,并存在高额收费的违规现象。个别不法商人专门靠倒卖进入指标赚钱,有的甚至到我国招收为新政府禁止的所谓自由工。所以,我赴新建筑劳务的利益经常受到侵害,大规模的劳务纠纷时有发生,对内对外均造成了不良影响,已严重损害了我对外劳务合作的形象。
为规范我赴新劳务市场秩序,保护我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经商外交部,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严格禁止非法劳务。经营公司在签订对外合同时必须认真核实新方雇主的用工项目,劳务人员必须取得新政府有关部门核发的工作准证后才能派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名义招收赴新建筑劳务自由工。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二、对新方雇主或中介商要进行确认,禁止经营公司与新非法中介商合作或签约。从2001年6月1日起,任何中国公司在与新方公司签约前需请我驻新使馆经商处对该新加坡公司的资信予以确认,严禁向未经驻新使馆经商处确认的新方公司派遣劳务人员。经过确认的新方公司如有违规操作行为,我方公司发现后须及时向驻新使馆经商处反映,以便经商处掌握情况、采取措施。
三、严格收费标准。经营公司收取劳务人员费用(服务费、履约保证金及应由劳务人员个人负担的出国费用)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外经贸部联合下发的《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派人员工资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财外字〔1997〕8号文件)执行,不得超过规定标准或巧立名目增加收费。经营公司必须把劳务人员按规定交纳的履约保证金全额存在国内,不得以任何名义或形式交给新方,禁止向劳务人员收取非法费用(如所谓指标费、应由新方雇主向新政府交纳的抵押金等)。经营公司如有前述非法收费,劳务人员可以抵制,并可随时要求公司无条件全额退还,外经贸部也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有关公司做出严肃处理。
四、以上规定请各有关单位认真执行。外经贸部将组织对经营公司派新劳务情况和地方主管部门审批情况进行抽查,对于有违规操作行为的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特此通知


2001年2月22日